混凝土结构加固可分为直接加固、间接加固和新型加固三类, 对建筑结构实施可靠性鉴定、找到病因后,可根据使用要求和实际条件,通过方案比选,择优选用适宜的加固方案和配套施工技术。
1、直接加固法
加大截面加固法。在受弯构件的受压区、轴心受压构件的外围加钢筋混凝土外包层,以增加梁、柱等截面面积的方式,提高构件正截面抗弯、抗压和斜截面的抗剪能力和截面刚度,以起到补强和加固作用。
粘贴钢板加固法。在受弯构件或受拉构件承载力不足的区段表面粘贴钢板提高其承载力,但由于粘结工艺要求较高,故须精心施工。
外包型钢加固法。用型钢包于结构构件角部并以钢缀条(焊接)连接。该方法操作时,型钢与构件接触面必须结净,无油污、铁锈等,将环氧树脂或高强粘结剂涂抹在型钢内侧,使其与构件粘结成一体,共同受力。
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将被加固构件表面油污等杂质清理洁净并待其干燥后,用高强粘结剂将纤维增强塑料粘贴在被加固构件表面,以提高其承载力。
2、间接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法。此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大跨度结构加固,具有为原结构卸载、改变结构内力形式和加固三重效果。
增加支撑加固法。通过增加支撑构件或支承点的方式,减小受弯构件的计算跨度、减轻其负荷,达到恢复或提高承载力的目的。
3、新型加固法
碳纤维加固法。采用碳纤维和树脂类胶粘剂对结构作加固处理,大幅度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耐腐蚀性、耐久性。
聚合物浸渍加固法。以已成型的混凝土构件为基材,将构件浸入有机聚合物浸渍液中,使浸渍液渗入混凝土构件内部聚合成一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以提高构件的强度和耐久性。
玻璃钢加固法。由于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形成的一种轻质高强新材料,具有自重小、强度高、耐腐蚀性强等优点,因此适用于加固梁、柱、墙、板等构件。
植筋加固法。在需纠偏或加固的有缺陷构件部位钻一定直径和深度的孔洞,注入高强胶粘剂后,将普通钢筋或带肋钢筋植入,再按纠偏或加固方案实施加固处理,可应用于既有建筑构件的加固、改造工程和在新建建筑中对漏埋钢筋或铁件以及虽已预埋但其位置偏离设计位置时的补救和纠偏处理。
托换加固法。由上部结构(如梁或桁架)顶升、有缺陷构件(如柱或墙体)加固和上部结构复位及废弃构件拆除等技术(工序)组成,适用于对既有建筑结构的加固、改造。
(张国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