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真石漆由于受配料的人为因素、技术因素以及外界环境变化等影响,常出现一些质量通病,例如:色差大、遇水发花、空鼓脱落、颜色发黄。这些质量通病的存在,影响着真石漆的使用效果。为有效地防止这些质量通病,笔者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对造成质量通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止对策,以供大家借鉴。
原因分析:①色差大。每项施工材料用量没有一次备足,不同批材料的颜色有偏差;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不一,造成喷涂厚度不均局部偏薄而形成色差;受天气影响,墙面淋雨后,未能在干燥的作业环境下施工,造成色差;调色不均,造成色差。②遇水发黄。有些真石漆在过雨后,会产生发花现象,待天气晴朗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循环反复主要是基层酸碱性的影响;施工中漆膜薄厚不均,容易造成发花;真石漆用量太少、涂膜太薄也会造成发花。③空鼓脱落。腻子与墙体基层粘结力差,腻子成分掺假;乳液用量偏少,辅剂用量偏多,导致粘结力下降;作业人员技术水平低,责任心不强,对薄弱环节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喷枪压力选择不当、口径偏大等。④颜色发黄。主要是真石漆中的乳液质量有问题,一些生产厂家采用较差的丙烯酸乳液等作为胶粘剂,乳液经过紫外照射会分解,从而析出有色物质,最终出现黄变现象。
防治对策:一般采取以下相应措施。①作业人员熟悉工艺流程,相关技术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选经验丰富且有责任心的作业人员。②严把原材料质量关,检查厂家提供的出厂合格证及相关检测报告,掌握其配方。③控制作业条件,墙体基层做好交接检验手续。对气温、墙面干燥度及酸碱度等进行有效控制,在有利的作业条件下施工。④对于色差问题,同一墙面、同一颜色的真石漆,应用同批号、同一厂家的涂料施工,数量一次性购足。施工时由上而下,以墙面分格缝、阴阳角等处为分界线分段施工。⑤对于发黄问题,应控制基层碱性,如果碱性过高,可使用抗碱封闭漆处理,防止碱性物质析出,严格按照正常用量施工,不偷工减料。⑥对于空鼓脱落问题,应处理好基层,清除基层表面的尘土和其他粘结物,空鼓部分凿除掉并重新抹灰。待其干燥、孔洞补平、达到墙面平整、线条顺直并符合验收规范要求时再施工。⑦选择优质的乳液,避免真石漆发黄。
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对作业环境条件的控制,优选作业队伍,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规程操作,采取较好的操作方法,掌握好喷枪的压力、喷距及角度,一定能喷涂出色彩均匀、质感丰富、赏心悦目、耐酸碱、耐污染、防火、防水、耐候性好的墙面。